大連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如何調理飲食?
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如何調理飲食?
糖尿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具有遺傳傾向的內分泌代謝性異常的疾病,其基本的發病機理是由于人體內胰島素相對或絕對分泌不足,導致糖類、脂肪、蛋白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。飲食調理是一切其他治療的基礎。對于輕型患者,多為胰島素相對分泌不足,通過適當控制飲食,便能得到糾正,即使中型或重型患者,適當控制糖類、脂肪、蛋白質的攝人量,使機體對胰島素的需要量相應減少,也可使病情減輕,同時可提高藥物的效果,減少藥物的用置。具體而言,除參照按一般胃結石病患者的飲食調理外,還應采用針對糖尿病的飲食。
1.控制熱能的供應:糖尿病患者的熱能供給量,肥胖者 每日每千克體重不超過105焦,瘦弱者每日每千克體重不超 過147焦;輕體力勞動者為每日每千克體重126?147焦,中 體力勞動者為每日每千克體重147~167焦,重體力勞動者為每日每千克體重167焦。一日三餐熱能分配大致為152 5,25。熱能的主要來源為碳水化合物,如米、面等,以此為主 食,每日攝入量根據消耗量不同進行決定,對于休息者為 200—250克,輕體力勞動者為250~300克,中體力勞動者為 300~400克,重體力勞動者為400克以上。淀粉類食物如大 米、小米、粳米、糯米、玉米、高粱、小麥、蕎麥等,經消化后逐漸轉化為葡萄糖,不會引起血糖驟然升高,可以酌情選用,而應絕對禁食純糖類、各種糖果、蜜餞、果醬、土豆、紅薯、藕粉及各種甜點心等含碳水化合物較高的食物,以免引起血糖急劇升高,加重胰島負擔。如有饑餓感,可進食一些含碳水化合物較少的食物而有飽脹感的帶葉蔬菜,如青菜、菠菜、油菜、白菜、雞毛菜等。水果中所含碳水化合物較主食更易吸收,會影響血糖成分,故不宜多吃水果。
2.適當攝人蛋白質和脂肪:蛋白質是體內各組織的重要成分,也是一些激素(包括胰島素〉的組成物質,一般不會加重代謝紊亂,故不必嚴格限制,可進食動物蛋白如瘦肉、魚、蛋、牛奶等。植物蛋白如黃豆及其制品還可降低膽固醇,尤其對體型瘦弱者,可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人量,每日每千克體重保持在1」~2克,這樣還可增強抵抗力,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體力。脂肪攝入量可稍低于原來水平,絕不能過量,因高脂肪會影響糖的利用,誘發急性代謝性并發癥如酮癥酸中毒等,故動物油脂、內臟、肥肉等應盡量少食或不食,烹調時用植物油。
3.攝入豐富的維生素和無機鹽:維生素和無機鹽有助 于糾正代謝紊亂,使之恢復正常,任何一種維生素缺乏,都不 利于病情的穩定,甚至會引起各種并發癥。因此,平時應攝人 富含維生素和無機鹽的新鮮綠葉蔬菜。 wjsbaojian2170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