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連胃息肉的診斷步驟
X線鋇餐為胃息肉診斷非創傷性檢查方法。內鏡檢查是明確診斷的主要手段,內鏡檢查能發現息肉的部位、大小、形態,并可通過內鏡下粘膜全息肉活檢或多點送病理檢查,提高正確診斷率c無論是腺瘤性息肉還是增生性息肉,內鏡下的話組織檢查足判定息肉性質和類型的較常用診斷方法。對于小的息肉,內鏡下息肉切除并回收全息肉送檢病理診斷較可靠,對較大的息內.細胞刷刷校對判斷具良惡性可能會有些幫助。較大的胃息肉多是腫瘤樣病變,鉗央活檢可作為較基本的診斷方法。胃息肉患者應行全消化道檢查.以排除其他部位息肉的存在。
診斷步驟:胃息肉診斷主要靠X線鋇餐或胃鏡檢查時發現,須經病理檢查排除惡性病變及結合臨床癥狀和體征方盯確診,診斷步驟如下。
胃息肉須與其他胃內隆起性病變進行鑒別:
一、早期胃癌:早期胃癌也無臨床癥狀,X線鋇餐或胃鏡檢查多數情況下也難于與胃息肉鑒別,須經病理學檢查證實:早期胃癌形態呈盤狀或齒狀,邊緣不規整;表面不光滑;包澤灰白或紫紅色;常見糜爛多無蒂。而胃息肉形態呈球形或半圓形,邊緣規則;表回光滑;與周圍粘膜色澤相似;少見糜爛;多有蒂。
二、疣狀胃炎:也是圓形或球形隆起性病變,但隆起高度一般不超過2cm,并且隆起的中心凹陷井有糜爛或出血為內鏡下特殊表現,粘膜活檢可確診。
三、粘膜下腫瘤 1、異位胰腺:為內鏡下或大體形態類似腫瘤的迷走胰腺組織,多數位于粘膜下層,發生部位常在幽門前區,腫塊一般小于4cm,以表面典型的臍樣凹陷為其特征,從其患處抽取胰掖測定淀粉酶,有助確診。
2.胃平滑肌瘤:胃鏡下特點為:
(1)突入胃腔的半球形或球形隆起面粘膜緊張光滑,色澤無改變。
(2)可見“橋形皺劈” 正常胃粘膜皺經被粘股下腫瘤頂起:形成拱橋形皺劈。
(3)小心潰瘍位于腫瘤頂部中央,形似臍樣,覆釘白苔或血痂,不易沖洗移除。Eus槍壹見—低N聲病灶,常呈梭形或橢圓形,與肌層低回聲帶延續,病灶邊界清楚,包膜光滑,不向周圍浸潤生長,內部回聲均勻。
3.胃纖維痞:多發生于目竇部,較為少見,可以為元蒂息肉,或粘膜下圓形腫物、質硬可有鈣化,無惡變傾向。顯微鏡下,腫瘤由纖維結締組織構成。EUS檢查有助于診斷。
4.胃脂肪瘤:腫瘤通常位于粘膜下層, 多為無蒂的球形腫塊,可呈分葉狀,偶可有蒂,多見于胃竇部。直徑可達數厘米,當腫瘤 生長于胃底部時,可長至較大,但仍為良性腫 瘤。EUS檢查有助于診斷。 cxrjiancha2085
- 上一篇:大連胃息肉的病因
- 下一篇:大連慢性胃病的“兩必須”
